期刊简介

               本刊是我国药学界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反映我国药学各学科进展和动态的最具权威性和影响的综合性学术核心期刊之一。内容包括药学各学科,辟有专题笔谈、综述、中药及天然药物、药理、药剂、临床药学、药品质量及检验、药物化学、药物与临床、生物技术、新药介绍、药学史、药学人物、药事管理、学术讨论、科研简报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药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49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62/R

邮发代号: 2-232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首届国家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药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药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494
  • 国内刊号:11-216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首届国家期刊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际药学文摘,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药学杂志2005年第17期文章
  • 柱后衍生化HPLC测定人血浆中总的和游离麦考酚酸及其葡糖苷酸代谢物

    目的建立HPLC测定人血浆中总的和游离麦考酚酸(MPA)及其代谢物葡糖苷酸结合物(MPAG)含量的方法.方法游离和总的药物含量测定的预处理方法分别采用超滤法和乙腈蛋白沉淀法.色谱条件:KromasilC8(4.6mm×150mm,5μm);柱温:30℃.流动相:乙腈-0.1%三氟醋酸(55:45,pH2.2),流速:1.2mL·min-1.柱后添加0.2mol·L-1NaOH溶液,流速0.15mL......

    作者:焦正;沈杰;张明;仲艳;钟建泳;高志伟;钟明康;郁韵秋 刊期: 2005- 17

  • 一氧化氮供体偶联的阿司匹林衍生物抗血栓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供体偶联的阿司匹林衍生物对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利用体外抗血小板聚集实验和大鼠动静脉旁路模型、小鼠肺动脉血栓模型观察一氧化氮供体偶联的阿司匹林衍生物对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在体外抗血小板聚集实验中目标化合物内的Ⅰ1,Ⅰ2,Ⅰ3,Ⅰ9,Ⅰ14,Ⅱ2,Ⅱ5,Ⅱ6,Ⅱ7和Ⅱ8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Ⅱ6与阿司匹林和NCX-4016相比有极显著差异.在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实验和小鼠肺动脉......

    作者:孙易;季晖;张奕华;蒋丽媛 刊期: 2005- 17

  • 固相萃取-光化学荧光-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血浆中叶酸含量

    目的采用固相萃取-光化学荧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叶酸含量.方法叶酸血浆样品经LD605固相萃取小柱分离净化,在紫外灯下照射,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检测.结果线性范围在0.100~100.0mg·L-1之间,方法回收率不低于79.4%,精密度(π=5)小于13.9%,检测限为0.2ng.结论本法具有准确、灵敏、选择性好、回收率高等特点,能满足临床常规血药浓度监测.......

    作者:陈璇;白小红 刊期: 2005- 17

  • 反义寡核苷酸聚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粒的制备及载药研究

    目的制备栽反义寡核苷酸(ASODNs)聚氰基丙烯酸丁酯阳离子纳米粒.方法以二乙氨乙基-葡聚糖(DEAE-Dextran)为修饰剂,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阳离子聚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粒,采用吸附法制备载ASODNs纳米粒.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用激光粒度仪测定Zeta电位及粒径,高效液相法测定药物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琼脂糖电泳分析抗核酸酶的能力.结果制得的纳米粒(NP),形态规整、大小均匀,平均粒径为9......

    作者:刘伟;张红岭;周天洋;厉留柱;严瑛;毛陆原;张振中 刊期: 2005- 17

  • 中国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人群中细胞因子的表达与CYP2D6基因多态性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正常人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是否存在民族间的差异以及与CYP2D6基因多态性是否有关.方法ELISA双抗体夹心法.结果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浓度范围:汉族为18~665pg·L-1和0.04~106ng·L-1,维吾尔族为19~1020pg·L-1和0.05~112ng·L-1,哈萨克族为21~1014pg·L-......

    作者:李国昌;杨军;陈志刚;周婷;陈勇 刊期: 2005- 17

  • 丝裂霉素-聚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粒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

    目的制备具有肝靶向特性的丝裂霉素(mitomycinMM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polybutylcyanoacrylate,PBCA)纳米粒(MMC-PBCA-NP),并优化制备工艺,使其具有一定的缓释药物特征.方法用乳化聚合法合成MMC-PBCA-NP,用U7(76)表安排实验进行均匀设计,优化工艺条件.纳米粒径及其分布用马尔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用透射电镜(TEM)观察纳米粒形态,用紫外分......

    作者:陈建海;罗奇志;李宝红 刊期: 2005- 17

  • 中药草珊瑚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对草珊瑚[Sarcandraglabra(Thunb)Nakai]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色谱法和光谱技术分离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从草珊瑚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银线草内酯(Ⅰ),呋喃二烯酮(Ⅱ),羽扇豆醇(Ⅲ),24-羟基羽扇豆醇(Ⅳ),异美五针松二氢黄酮(Ⅴ),2′,6′-二羟基4′-甲氧基二氢查耳酮(Ⅵ),7-甲基柚皮素(Ⅶ),刺木骨苷B1(Ⅷ),3,4-二羟基苯甲酸(Ⅸ)......

    作者:罗永明;刘爱华;余邦伟;康丽洁;黄璐琦 刊期: 2005- 17

  • 重组 CTLA4Ig腺病毒对巨噬细胞活性及移植后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重组CTLA4Ig腺病毒对巨噬细胞活性及移植后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其初步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供体移植前7d应用重组CTLA4Ig腺病毒,移植后动态观察移植物急性排斥反应病理学分级、巨噬细胞浸润程度、细胞凋亡程度、移植物局部及受体外周血IFN-γ水平.结果应用重组CTLA4Ig腺病毒后,CTLA4Ig可以在移植肝局部稳定表达,并在移植术后3,5,7,12d各时点排斥反应病理分级......

    作者:蒋国平;谢海洋;郑树森;章爱斌 刊期: 2005- 17

  • 重组水蛭素经蟾蜍肺泡膜的转运研究

    目的考察重组水蛭素跨膜转运的基本特点和影响因素,对转运的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为重组水蛭素肺部给药的体内评价打下理论基础.方法将蟾蜍肺泡膜作为肺液上皮体外模型,装在水平扩散池上,向给药池中加入荧光标记的重组水蛭素(FITC-rHV2),在不同的温度、不同的给药池初始浓度、不同的转运方向的条件下测定表观渗透系数,同时考察给药池溶液中高渗透压、酸性pH、加入渗透促进剂或者代谢抑制剂时的转运情况.同时监测......

    作者:刘瑜;吕万良;胡新;张华;张烜;王学清;张强 刊期: 2005- 17

  • 食物对口服更昔洛韦人体内吸收的影响

    目的研究健康人po更昔洛韦胶囊的生物利用度,并探讨食物对药物体内吸收的影响.方法18名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空腹po更昔洛韦国产胶囊或进口胶囊,或餐后po国产胶囊1000mg,采用HPLC测定其血药浓度,3P97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并对餐后与空腹服药的药动学参数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更昔洛韦国产胶囊与进口胶囊比较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6.8±16.9)%,两制剂的AUC,ρmax和tmax均无显著......

    作者:徐戎;陈汇;顾世芬;杨德隆;王萍;吴贵宝;李玲 刊期: 2005-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