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我国药学界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反映我国药学各学科进展和动态的最具权威性和影响的综合性学术核心期刊之一。内容包括药学各学科,辟有专题笔谈、综述、中药及天然药物、药理、药剂、临床药学、药品质量及检验、药物化学、药物与临床、生物技术、新药介绍、药学史、药学人物、药事管理、学术讨论、科研简报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药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49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62/R
邮发代号: 2-232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首届国家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药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494
- 国内刊号:11-216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华北耧斗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华北耧斗菜(AquilegiayabeanaKitag)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DiaionHP-20、ToyopearlHW-40、硅胶柱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3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3,4-二羟基苯乙酸(Ⅰ),羟基酪醇(Ⅱ),邻苯二酚(Ⅲ),对羟基苯乙醇(Ⅳ),3-甲氧基-4-羟基苯乙醇(Ⅴ),原儿茶酸(Ⅵ),没食子酸(Ⅶ),......
作者:冯卫生;苏芳谊;郑晓珂;李原京 刊期: 2011- 07
-
聚乙二醇负载葛根素前药的合成、表征及体外特性初步研究
目的合成水溶性好,具有缓释特性并无溶血不良反应的葛根素前药.方法通过缩合反应以丁二酸为连接臂,将葛根素与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r=5000,mPEG5k)共价连接,制备聚乙二醇负载的葛根素前药,并通过TLC,UV,1H-NMR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同时测定葛根素前药的水溶性;考察前药在不同pH缓冲液中的释药特性;初步探索前药体外溶血特性.结果合成了聚乙二醇负载的葛根素前药,鉴定为预期产物.其水溶性较葛根......
作者:蒋福升;刘霞;王平;谢捷;余美荣;金波;丁志山 刊期: 2011- 07
-
环境因子对猪苓菌丝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为系统地探讨不同环境因素对猪芩菌丝生长发育的影响,对pH,温度,不同光照条件等环境因素影响猪苓茵丝生长、菌丝多糖含量及是否能够诱导猪苓菌核形成进行了研究.方法用改良的PDA培养基以平皿培养真菌的传统方法对猪苓在不同环境因素作用下茵丝的生长状况进行了分析,用菌落直径来判断猪苓菌丝的生长速度.以苯酚-硫酸法测定不同pH及温度条件下培养的猪苓菌丝的多糖含量.结果初始pH为8时适于猪苓菌丝生长;同时在......
作者:邢咏梅;郭顺星 刊期: 2011- 07
-
复方罗红霉素片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
目的研究复方罗红霉素片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方法48名健康成年志愿者,男女各半,采用随机分组三制剂平行设计,分别单剂量口服复方罗红霉素片、300mg罗红霉素片、60mg盐酸氨溴索片、300mg罗红霉素片合用60mg盐酸氨溴索片后,用串联质谱法(LC-MS/MS)分剐测定血浆中罗红霉素或氨溴索的浓度,采用DAS2.1程序分别计算各受试者的有关药动学参数,并用SPSS11.5对其单因素方差分析.结......
作者:任秀华;申玲玲;向道春;刘宇;陈倩;张冬林;方淑贤;刘东;杜光 刊期: 2011- 07
-
双响应面曲线法优化水相反应体系中共轭亚油酸和薄荷醇的酶催化酯化反应
目的优化水相反应体系中的共轭亚油酸与薄荷醇的酶催化合成反应条件.方法根据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五因素五水平的响应曲面分析法,以反应转化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和等高线图,考察了温度、反应时间、酶量、底物物质的量比、水量的影响.结果优化后的酶催化反应条件为:温度35℃、反应时间36h、酶量加%、底物物质的量比为1,水量30%.结论本文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显著(P......
作者:王羽伦;王科兵;张国庆;张;李珍 刊期: 2011- 07
-
地耳草黄酮类成分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不同商品地耳草药材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方法用HPLC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商品地耳草中的芦丁、异槲皮苷、金丝桃苷、槲皮苷、槲皮素、山柰酚的含量.结果初步建立了地耳草6种黄酮HPLC同时测定方法;发现不同产地、商品地耳草中黄酮类成分具有一定差异.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良好,可用于地耳草药材内在质量的评价和控制.......
作者:韩乐;宋建平;刘训红;吴启南;王丽娟;傅兴圣 刊期: 2011- 07
-
白花泡桐叶三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对白花泡桐叶的三萜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白花泡桐叶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鉴定了11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α,3β,19β-三羟基-乌苏酸-28-O-β-D-吡喃半乳糖苷(1),3α-羟基-乌苏酸(2),19α-羟基-乌鸽苏酸(坡模酸)(3),乌苏酸(熊果酸)(4),23-羟基-乌苏酸(5),2α,3α-二羟基-12-烯-28......
作者:张德莉;李晓强;李冲 刊期: 2011- 07
-
RIP-HPLC同时测定槐角丸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槐角丸中槐角苷、黄芩苷、染料木素和汉黄芩素4种有效成分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C18柱(4.6mm×200mm,5μm)进行分离;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0~10min,25%~37%乙腈;10~25min,37%~60%乙腈);检测波长260nm;柱温30℃;流速1.0mL·min-1;进样量10μL.结果槐角苷、黄芩苷、染料木素和汉黄......
作者:魏晓亮;王冬梅;张瑜;王鸽;薛秋霞;赵怀清 刊期: 2011- 07
-
体外研究羟丙甲基纤维素对自微乳化给药系统胃肠道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究羟丙甲基纤维素时自微乳化给药系统胃肠道行为的影响,为固体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固体载体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胃模拟分散试验和体外脂解模型测定3种规格的羟丙甲基纤维素(K4M、K15M、K100M)对自微乳化给药系统胃肠道行为的影响.结果3种规格的羟丙甲基纤维素都可抑制自微乳化给药系统在胃肠道中的分散沉淀;随着羟丙甲基纤维素的黏度增加,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栽药能力增强,小肠脂解后分配进入水相的药物......
作者:宦娣;易涛;刘颖;肖璐;何吉奎 刊期: 2011- 07
-
肌内注射rAAV2/rTNFR:Fc对大鼠胶原性类风湿关节炎模型的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肌肉注射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gG1Fc融合基因(rAAV2/rTNFR:Fc)对大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皮内注射Ⅱ型胶原乳剂,诱发胶原性大鼠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包括: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载体对照组、地塞米松对照组和rAAV2/rTNFR:Fc肌肉注射给药组.观察各组大鼠的关节炎指数(AI)、关节肿胀程度、踝关节的X线变化、组......
作者:周晓冰;高凯;沈连忠;赵爱志;康禹;王刚;吴小兵;王军志;李波 刊期: 2011- 07
动态资讯
- 1 Na+/H+交换器抑制剂研究进展
- 2 甲巯咪唑水凝胶贴剂的药效学研究
- 3 超说明书用药循证评价方法的探讨
- 4 顺铂毒性及防护的新进展
- 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庚酸炔诺酮注射液的有关物质
- 6 川芎嗪对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肾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 7 以白色念珠菌为模型高通量筛选潜在抗真菌药物
- 8 国外药师门诊的开设及作用评价
- 9 rsTRAIL诱导人肺癌细胞系A549的细胞凋亡表达谱变化研究
- 10 不同产地栀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及模式识别研究
- 11 台湾金线莲和菌根真菌互作过程中抗旱相关蛋白质组差异
- 12 强化SOD刺梨汁对铅中毒大鼠、小鼠的治疗作用
- 13 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合成
- 14 RP-HPLC测定齐多夫定棕榈酸酯脂质体药物含量
- 15 山莨菪碱的结构修饰与构效关系
- 16 基于动物法则批准上市的药物以及动物有效性试验概述
- 17 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伏立康唑群体药动学研究及给药方案优化
- 18 中药常山中常山碱和异常山碱的含量测定
- 19 二维高效凝胶色谱反相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注射用阿洛西林钠中的聚合物杂质
- 20 微透析法研究磷酸川芎嗪体外血浆蛋白结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