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我国药学界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反映我国药学各学科进展和动态的最具权威性和影响的综合性学术核心期刊之一。内容包括药学各学科,辟有专题笔谈、综述、中药及天然药物、药理、药剂、临床药学、药品质量及检验、药物化学、药物与临床、生物技术、新药介绍、药学史、药学人物、药事管理、学术讨论、科研简报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药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49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62/R
邮发代号: 2-232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首届国家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药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494
- 国内刊号:11-216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固相萃取结合HPLC测定蝉花菌丝体中多球壳菌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蝉花菌丝体中多球壳菌素含量的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甲醇超声提取,固相萃取小柱纯化,ODS柱,流动相为乙腈-水(65:35),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03nm.结果多球壳菌素分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8.95%,RSD为2.22%(n=6),在0.15~7.54μg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蝉花菌丝体......
作者:余佳文;莫志宏;杨明静;朱华李;毛先兵 刊期: 2008- 15
-
非诺贝特胶囊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
目的建立非诺贝特酸简单快速的血浆样品提取方法,比较研究2种进口非诺贝特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血浆样品加内标地西泮和乙腈,涡旋振荡,高速离心,上清液进样分析.采用两制剂二周期自身交叉试验方法,18名健康志愿者分别口服非诺贝特胶囊受试制荆和参比制剂各200mg,HPLC测定血浆非诺贝特酸浓度,DAS软件计算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非诺贝特在人体内代谢为非诺贝特酸,非诺贝特酸和内标地西泮分离良好......
作者:余俊先;杨春秀;王曼丽;史丽敏;王汝龙 刊期: 2008- 15
-
对房室吸收和转运模型的修正
目的对传统的房室吸收和转运(CAT)模型进行修正,拓宽了CAT模型的适用范围.方法参考CAT模型建立的方法,利用严格的数学推导,并在结合文献数据的基础上,对传统CAT模型进行修正.结果推导得到一个更为合适的CAT模型表达式并尝试建立了一个适用于大鼠的CAT模型,确定了大鼠CAT模型的房室数目为5个.结论修正后的CAT模型适用范围有所拓宽,而大鼠CAT模型更符合大鼠自身的一些生理学特征.......
作者:卢韵;周建平;姚静 刊期: 2008- 15
-
Fas通路在扇贝多肽抑制UVB诱导的HaCaT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目的从凋亡相关分子Fas(CD95)、Fas相关死亡结构域(Fasassociatedproteinwithdeathdomain,FADD)及半胱天冬酶-8(caspase-8)的角度,研究扇贝多肽(polypeptidefromChlamysfarreri,PCF)抑制紫外线B(UltravioletB,UVB)诱导的人角质形成细胞株(immortalizedhumankeratino,HaC......
作者:李丙华;王红兵;全香花;王跃军;王春波 刊期: 2008- 15
-
芦笋多糖对S180小鼠红细胞氯离子浓度及膜电位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芦笋多糖对S180小鼠红细胞膜带3蛋白Cl-转运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动态观察红细胞内Cl-的含量;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红细胞膜电位大小.结果在Cl-转运功能实验中,模型对照组在20,35min的红细胞荧光强度均明显低于正常组,芦笋多糖3个剂量组红细胞荧光强度较模型对照组显著升高,低、中剂量组作用非常显著(P<0.01),高剂量组在35min也有显著作用(P<0.05);......
作者:季宇彬;汲晨锋;陈学军 刊期: 2008- 15
-
齐墩果酸滴丸的分散状态及其体外评价
目的制备齐墩果酸滴丸,考察其分散状态.方法以PEG4000,PEG6000为载体,利用红外光谱法、X射线衍射法、差示热量扫描法(DSC)对齐墩果酸在其中的分散状态进行研究.并对滴丸进行体外溶出度研究.结果滴丸形成了低共熔物或固溶体,齐墩果酸以比较均匀的微细晶体或分子状态分散在载体中,滴丸中齐墩果酸与PEG分子间未发生化学反应,它们之间仅仅是物理作用.结论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完全可以使药物达到......
作者:唐芳;李焕德 刊期: 2008- 15
-
氟尿嘧啶-花生凝集素结合物与LoVo细胞的结合特性研究
目的研究氟尿嘧啶-花生凝集素结合物与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一步法制备得到结合物.应用荧光显微镜定性观察结合物与细胞的结合.应用MTT法检测结合物的细胞毒作用.结果LoVo细胞与结合物呈浓度依赖性结合;但Chang细胞不结合结合物.结合物对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结论结合物可选择性地与癌细胞结合,并保留抗癌活性.......
作者:蔡勤;赵栋;聂宇;张志荣 刊期: 2008- 15
-
川党参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利用HPLC-DAD方法,研究川党参药材的HPLC色谱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色谱条件AgilentZORBAXSB-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乙腈-0.5%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二元梯度洗脱;柱温30℃;检测波长268nm;流速1mL·min-1.以党参炔苷为参照物分析了19批不同产地的川党参,采用药典委员会颁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
作者:宋丹;程雪梅;李隆云;钟国跃;王峥涛 刊期: 2008- 15
-
鲍氏针层孔菌的形态学观察
目的对鲍氏针层孔菌的形态结构特征深入了解.方法对鲍氏针层孔菌的菌落、菌球、营养菌丝和子实体进行观察.结果菌落茼丝初期为白色,后逐渐变为淡黄色、黄色至黄褐色;营养菌丝多分枝,可见菌丝横隔,无锁状联合;菌球呈规则的圆球状,表面具柔软的毛刺;子实体呈半圆形、马蹄形或覆瓦状;担孢子卵圆形,平滑,(3.51~4.06)×(2.18~3.01)μm.结论鲍氏针层孔菌的形态学研究,有助于该菌和其他相似物种进行区......
作者:曾念开;王秋颖;苏明声 刊期: 2008- 15
-
白头婆挥发油的固相微萃取分析
目的分析白头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白头婆中挥发油,经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离和鉴定,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百分舍量.结果共分离出98个组分,确定其中52个组分,占总挥发油组分峰面积的97.17%.结论含量较高的成分是石竹烯(22.04%)、α-水芹烯(12.55%)、大根香叶烯d(10.86%)、β-倍半水芹烯(10.72%)、β-香豆素(8.02%)、α-葎草烯(7.30%)、......
作者:杨再波;钟才宁;孙成斌;毛海立;邓维先 刊期: 2008- 15
动态资讯
- 1 氟尿嘧啶可降解微球-凝胶载药系统的构建
- 2 紫珠叶-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 3 HPLC测定紫草中紫草素含量
- 4 莲房原花青素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 5 辅酶Q10静脉注射亚微乳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 6 大叶桉叶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及分析
- 7 西兰花多肽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机制研究
- 8 环糊精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分离6种药物对映体的研究
- 9 HPLC-ELSD测定猪肺表面活性物质及其冻干粉中7种磷脂组分含量
- 10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鉴别人参、西洋参和三七的皂苷提取物
- 11 环境因子对猪苓菌丝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 水红花子醇提物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 13 国产伊曲康唑胶囊剂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 14 3,5,2',4'-四羟基查尔酮对小鼠血尿酸及肝脏XOD/XDH的影响
- 15 夏至草醇提物对大鼠淋巴循环作用的实验研究
- 16 阳离子膜融合脂质体的细胞转染机制及其保护作用
- 17 前药和药物靶向作用
- 18 谷氨酸诺氟沙星注射液与五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
- 19 126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未达标病例的临床分析
- 20 HPLC 测定大鼠肝微粒体中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及体外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