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我国药学界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反映我国药学各学科进展和动态的最具权威性和影响的综合性学术核心期刊之一。内容包括药学各学科,辟有专题笔谈、综述、中药及天然药物、药理、药剂、临床药学、药品质量及检验、药物化学、药物与临床、生物技术、新药介绍、药学史、药学人物、药事管理、学术讨论、科研简报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药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249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62/R

邮发代号: 2-232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首届国家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药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药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1-2494
  • 国内刊号:11-2162/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首届国家期刊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际药学文摘,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药学杂志2006年第5期文章
  • 药用红树植物角果木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药用红树植物角果木(Ceriopstagal)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从角果木胚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7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结果这7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Ⅰ)和豆甾醇(Ⅱ)的混合物、桦木醇(Ⅲ)、3-表白桦脂酸(Ⅳ)、3-表乙酸酯白桦脂酸(Ⅴ)、咖啡酸(Ⅵ)和5,7,3',4'-四羟基黄酮醇(Ⅶ).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

    作者:何磊;王友绍;王清吉;徐继荣;张偲 刊期: 2006- 05

  • 薄叶卷柏及其变异类型的鉴定研究

    目的对薄叶卷柏及其变异类型进行比较鉴定研究.方法分别采用形态学、解剖学方法研究两者的植物形态、药材性状及其显微特征;采用薄层色谱、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比较两者的异同.结果薄叶卷柏及其变异类型在形态解剖上存在较小但稳定的差异;其茎的显微构造极为特殊(有气室、横桥、多体中柱等特征);两者薄层色谱与近红外二阶导数光谱也略有不同.结论研究结果为其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鉴定依据;其变异类型宜作为薄叶卷柏的一个......

    作者:万定荣;陈科力 刊期: 2006- 05

  • 乙醇、乙醛对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神经甾体合成的影响

    目的研究长时程乙醇、乙醛处理对原代培养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神经甾体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乙醇、乙醛对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和存活率的影响,并采用HPLC-MS分离测定游离型神经甾体孕烯醇酮(PREG)、脱氢表雄酮(DHEA)、别孕烯醇酮(AP)及结合型神经甾体脱氢表雄酮硫酸酯(DHEAS)、孕烯醇酮硫酸酯(PREGS)的含量,观察不同浓度乙醇、乙醛处理72h后,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

    作者:张翠欣;侯艳宁 刊期: 2006- 05

  • 基于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优化莪术超临界萃取工艺

    目的以莪术醇含量为响应指标,用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优化莪术有效成分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莪术醇的含量,建立神经模型,通过均匀试验设计,利用遗传算法(GA)对网络模型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的网络进行寻优,获得佳提取工艺.结果莪术的超临界CO2佳萃取工艺为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45℃,动态萃取时间80min,改性剂用量25mL,夹带剂浓度72%,静态平衡时间27min;测......

    作者:刘红梅;李可意 刊期: 2006- 05

  • 胡芦巴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胡芦巴药材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药材的质量提供了可靠的方法.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测定了14个不同产地的胡芦巴药材样品.色谱条件为:Alltech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11nm.结果各产地胡芦巴药材指纹图谱有21个共有峰,峰面积之和大于总峰面积的90%,经相似度计算,各产地药材之间的......

    作者:潘娟;赵陆华;陈林霖;梅玲华 刊期: 2006- 05

  •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灯盏乙素-PEG酯大鼠在体小肠吸收动力学的研究

    目的考察灯盏乙素-聚乙二醇(PEG)酯在大鼠各肠段吸收动力学特征及不同的药物浓度和相对分子质量对吸收的影响,以探讨PEG修饰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对小分子药物口服吸收的影响规律.方法应用大鼠在体肠吸收实验法.结果灯盏乙素-PEG400酯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1326,0.0799,0.0819h-1;不同浓度的灯盏乙素(30,100,200mg·L-1)在小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

    作者:周庆颂;蒋学华;樊新星 刊期: 2006- 05

  • 羟丙基-β-环糊精对穿琥宁水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对穿琥宁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分别考察穿琥宁溶液在不同的pH(7~9)值,不同的HP-β-CD(3.62~108.7mmol·L-1)浓度,不同温度(60~90℃)下的降解动力学.使用曲线拟合的方法计算包合物的表观降解速率常数以及稳定常数.结果穿琥宁在不同浓度的HP-β-CD溶液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表观降解速率常数(kobs)与HP-β-CD浓度不成......

    作者:罗巍伟;贺英菊;王凌;莫毅;林丽洋;陈艳 刊期: 2006- 05

  • 四羟基二苯乙烯苷对慢性脑缺血致痴呆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检测慢性脑缺血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和脑内过氧化水平的改变,并观察何首乌成分四羟基二苯乙烯苷(2,3,5,4'-tetrahydroxystillbene-2-O-β-D-glucoside,TSG)在上述各方面是否具有显著的改善和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制备慢性脑缺血致痴呆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和避暗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用尼氏染色方......

    作者:刘丽;赵玲;李雅莉;张丽;叶翠飞;李林 刊期: 2006- 05

  • 大鼠脑多梗死性栓塞痴呆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大鼠脑多梗死性痴呆(MID)模型及观察指标,评价药物对该模型的作用.方法采用从颈外动脉逆行注入微血栓颗粒的方法,制备MID模型,通过对术后大鼠的苏醒时间测定、倾斜板实验、神经症状评分3个方面评价动物的一般状态;采用大鼠穿梭箱实验、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测定脑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考察MID大鼠的行为学异常以及其作用机制.结果MID大鼠与正......

    作者:臧艳桥;孙兰;杜冠华 刊期: 2006- 05

  • 豚鼠鼓室灌注给药测定外淋巴液中磷酸地塞米松的含量

    目的建立豚鼠外耳淋巴液中磷酸地塞米松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听泡灌注给药,在给药结束后30min采集鼓阶外淋巴液,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磷酸地塞米松的含量.HPLC色谱条件为ZORBAXEclipseXDB-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7.56mmol·L-1硫酸铵-乙腈(70:30),流速1.0mL·min-1,柱温20℃,紫外检测波长239nm.结果磷酸地塞米松的线......

    作者:张顺国;陈敏玲;李方;杨军;侯东明;吴皓 刊期: 2006- 05